美国是大部分新产业新模式开拓的试验田和先锋者:让我们先盘点一下美国本土成功的一些上市B2B企业。 1.Sysco 餐饮供应链平台绝对王者,为356,000家餐厅、饭店、医院和学校提供餐食,服务客户多达420,000家,涉及有常温、冷冻、冷链三种状态食品,品类包括鲜冻肉、海鲜、家禽、蔬菜、水果、零食以及环保餐具厨房用品等等,瓜分了美国食材供应链市场30%的份额。 2.GPC 美国最大的汽车后市场配件供应商,年销售额150亿美金,市值130亿美金,占据美国汽车配件市场的4% 3.Saleforce 创立于99年的云CRM厂商,最早一批改变企业软件和交付模式的企业,预计2020年收入可以达170亿美元 。相比于美国同类市场,今天中国的B2B企业和成功模式龙头较少,且带有典型的区域特征。 世界产钢看中国,中国产钢看河北。每年 3万亿的中国钢铁市场中,找钢网只占据不到2%的交易份额(约六七百亿),但是这已经足够支撑找钢开启IPO之路了。 B2B的市场足够广阔,甚至占据行业领域的个位数级别的市场占有量,就已经是独角兽级别。 ToB的产业前提不是以流量为导向的,核心目标是需要达成交易。在中国本土,涉及达成交易的问题,就会面临各种现实情况和特情。 阿里的创立开始于他的B2B业务,但是即使现在ToC业务已经飞到了天上,B端的业务还是不温不火平稳增长,甚至很多人都不了解“一达通”、“1688”等阿里的B2B产品。在业务开拓的过程中,线下团队“阿里铁军”功不可没,但是依旧没有摆脱ToB需要进行传统线下销售,不能放量增长的传统模式 纷享销客和销售易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,为了成为中国本土的Saleforce不断努力。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中国本土云服务市场。 虽然不久之前,销售易拿到了腾讯的D轮融资,但是中国SAAS产业整体叫好不叫座的大环境,导致他们会像其他的中国SAAS产品公司一样。 国内也有对标食材供应链的B2B平台,从产业链入手的海底捞蜀海供应链、美菜、信良记,还是从信息平台、流量下手的美团、二维火等, 中国最早的咨询公司汉普的创始人-张后启先生,在离开咨询业进入SAAS行业后,继续创业亲手创办了中驰车福,一家围绕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平台。 他说" 中驰车福B2B不是单纯的电子商务平台,而是一个供应链云服务平台。之所以沿用“垂直电商”这个词,因为大家理解电商改变交易习惯、提高交易效率的价值,但究其本质,B2B是高效供应链服务。" B2B的成功不会通过速的市场补贴取得,是漫长的市场培育过程中不懈努力。Sysco和GPC都是超过4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了,中国的创业者才刚刚开始。 赛道够宽、行业够广、模式够多,长远看是对产业链数据的整合和再利用,更是对行业资金、人力、规模效应的提升。这可能是B2B最值得期待之处。 最后,祝福张老先生创业顺利,也给正在转行或者思考谋求更多发展机遇的你一些思路启发。
展开全部
0
8